NoteZ_技术博客 NoteZ_技术博客
🏠 首页
  • 📚 Web技术
  • 📋 Npm笔记
  • 📑 Markdown
  • 📄 Git笔记
  • 📝 Nginx文档
  • 📓 Linux文档
  • 📖 技术文档
  • 📜 其他文档
  • 🧊 NodeJs
  • 🎡 Express
  • 🔥 Rust
  • 🎉 Koa2
  • 🍃 MongoDB
  • 🐬 MySql
  • 🥦 Oracle
  • 🍁 Python
  • 🍄 JavaScript
  • 🌰 CSS
  • 🧄 HTML
  • 🥑 Canvas
  • 🌽 Nuxt
  • 🍆 React
  • 🥜 Vue
  • 🧅 TypeScript
  • 🌶️ AI
  • 📘 分类
  • 📗 标签
  • 📙 归档
⚜️ 在线编辑 (opens new window)
  • 📁 站点收藏
  • 📦 前端组件库
  • 📊 数据可视化
  • 🌈 开源插件
  • 🎗️ 关于我
  • 🔗 友情链接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NoteZ_技术博客

前端界的小学生
🏠 首页
  • 📚 Web技术
  • 📋 Npm笔记
  • 📑 Markdown
  • 📄 Git笔记
  • 📝 Nginx文档
  • 📓 Linux文档
  • 📖 技术文档
  • 📜 其他文档
  • 🧊 NodeJs
  • 🎡 Express
  • 🔥 Rust
  • 🎉 Koa2
  • 🍃 MongoDB
  • 🐬 MySql
  • 🥦 Oracle
  • 🍁 Python
  • 🍄 JavaScript
  • 🌰 CSS
  • 🧄 HTML
  • 🥑 Canvas
  • 🌽 Nuxt
  • 🍆 React
  • 🥜 Vue
  • 🧅 TypeScript
  • 🌶️ AI
  • 📘 分类
  • 📗 标签
  • 📙 归档
⚜️ 在线编辑 (opens new window)
  • 📁 站点收藏
  • 📦 前端组件库
  • 📊 数据可视化
  • 🌈 开源插件
  • 🎗️ 关于我
  • 🔗 友情链接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JavaScript笔记

    • ajax如何解决跨域问题
    • async与await语法
    • Axios 文件下载实现进度条功能
    • Axios 的各种请求方式及传参格式总结
    • axios简单使用
    • CommonJS与ES6 Module的导入与导出之间的区别
    • ES6 中 export,export default 和 import 区别及用法
    • Javascript - 如何循环遍历getElementsByClassName返回的所有DOM元素
    • JavaScript 实现 charts 缩放比例尺
    • javaScript 实现将文件流下载文件保存到本地
    • JavaScript 数组对象去重方法
    • JavaScript 生成 uuid
    • JavaScript 解析 get 请求 url 参成对象
    • JavaScript判断字符串中是否包含某个字符串
    • JavaScript判断是否为移动端浏览器
    • JavaScript复制内容到剪贴板的两种常用方法
    • JavaScript实现单词首字母大写的方法总汇
    • JavaScript对时间(time)、日期(date)格式转换
    • JavaScript数组去重方法总结
    • JavaScript数组类型(Array)操作方法汇总
    • JavaScript浅度和深度复制的实现方法
    • js 中的 ES5 面向对象
    • js 中的 ES6 面向对象
    • js 中的 new 命令原理
    • js 实现 iframe通信
    • js 实现将文本复制到粘贴板
    • js 异步操作
    • js 数组转为树形(tree)结构
    • js 文件分片上传
    • js 统计数组中元素的重复次数
    • JS 选中文本输入框的部分文本内容
    • js 面向对象总结
    • Js中的forEach()、map()、$.each()和$.map()之间异同
    • js中的多种数组去重性能对比总结
    • js判断移动端还是pc端
    • JS如何监听div的resize事件
    • js实现格式化JSON数据方法
    • js实现防抖与节流函数
    • Js将滚动条(scrollbar)保持在最底部的方法
    • JS异步编程进化之路
      • JS异步编程进化之路
        • 回调地狱阶段
      • Promise阶段
      • async/await
      • await-to-js
        • 基本用法
        • 源码分析
    • JS数组改变元素位置(互换、置顶、上移、下移)
    • js数组的简单使用
    • js文件单位大小转换
    • JS获取和修改url参数
    • JS获取浏览器信息
    • js获取浏览器可视区或页面大小的兼容性总结
    • JS读取本地文本文件(兼容各种浏览器)
    • js随机打乱数组
    • Promise 中的 async 与 await 特点
    • Promise封装请求
    • qs.stringify 的基本用法
    • Web worker 使用方法
    • window.open之浏览器新窗口打开
    • 使用 js 实现保存 .tree 文件到本地
    • 使用 JS 将数字转化成千分位
    • 使用 js 快速计算文件 hash 值
    • 使用 js 进行Base64编码、解码(js-base64)
    • 使用 setTimeout 解决 setInterval 计时器不准的问题
    • 使用js在树形(tree)结构中找到子节点的父级路径
    • 使用JS如何判断远程网络图片地址是否失效
    • 使用js操作浏览器cookie的设置,读取,删除
    • 使用JS解决PC端页面适配方案
    • 使用js递归生成树形结构
    • 使用原生js(input type = file)上传图片(Base64)限制大小、类型判断、像素判断
    • 关于JavaScript 数组的复制解析总结
    • 关于JavaScript数组方法使用总结
    • 内置对象
    • 前端 DOM 总结
    • 前端 js 基础总结
    • 前端使用 jszip 解压 .zip 文件获取 file 格式文件
    • 前端各种事件总结
    • 前端常用的JS(代码片段)小工具方法总结
    • 前端登录界面常用的JS小工具方法总结
    • 十六(16)进制与rgb颜色转换
    • 原生 JavaScript 实现 div 随意拖拽原生 JavaScript 实现 div 随意拖拽
    • 原生 JS 实现页面树形(tree)菜单展示功能
    • 原生js实现 table表格列宽拖拽
    • 原生js获取iframe中dom元素或父级元素
    • 如何使用 file-saver 导出文件到本地?
    • 如何使用js将目录路径list转成tree树结构
    • 实现对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高级封装
    • 将一维数组按指定长度转为二维数组
    • 将网站设为主页以及加入收藏功能实现方法
    • 总结 3 种 HTML 转 PDF 导出的方案
    • 比typeof运算符更准确的js类型判断
    • 浏览器模型
    • 监听滚动条事件-返回顶部的方法
    • 简析JavaScript中的事件委托问题
    • 返回顶部的通用Js方法
    • 非常实用的Js代码工具片段
    • JS_根据鼠标位置缩放元素、拖拽
    • js_登录验证码绘制
    • JS-以鼠标位置为中心的滑轮缩放-图片
    • js生成目录并实现目录节点跟随滚动高亮
    • 使用js实现标题跳转与复制实现方法
    • 使用原生js动态实现文件的上传功能
    • 使用原生js提取md中的图片信息
    • 3d-force-graph使用方法
    • js 前端(web)浏览器端读取文件目录
    • 原生js监听窗口大小变化
    • JS 中 Promise 用法(简要总结)
  • CSS笔记

  • HTML笔记

  • Canvas笔记

  • Nuxt笔记

  • React笔记

  • Vue笔记

  • TypeScript笔记

  • AI相关笔记

  • 开发文档
  • JavaScript笔记
NoteZ
2021-01-12
目录

JS异步编程进化之路

# JS异步编程进化之路

# 回调地狱阶段

在正式介绍await-to-js这个库之前,让我们先简单的回顾一下有关于在JavaScript这门语言中,异步编程的进化之路。在Promise没出现之前,异步编程一直是困扰着前端工程师的一个大难题,当时的前辈可能会经常看到下面这种代码。

function AsyncTask() {
   asyncFuncA(function(err, resultA){
      if(err) return cb(err);

      asyncFuncB(function(err, resultB){
         if(err) return cb(err);

          asyncFuncC(function(err, resultC){
               if(err) return cb(err);

               // And so it goes....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这种同时在纵向和横向延伸的回调中嵌套着回调的代码又被称为回调地狱。可见这玩意让人多么恶心,具体来说有以下这几个缺点

  • 难以维护(看都不想看,还维护个**)
  • 难以捕捉到错误(一个一个找?)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在当时是很需要被解决的,所以在ES6中,出现了Promise。

# Promise阶段

Promise是一种优雅的异步编程解决方案。从语法上来将,它是一个对象, 代表着一个异步操作最终完成或失败,从语意上来讲,它是承诺,承诺过一段时间给你一个结果。

由于它的原型存在then,catch,finally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所以可以允许我们链式调用,解决了传统的回调地狱的问题。

由于它本身存在all方法,所以可以支持多个并发请求,获取并发请求中数据。

有了Promise后,上面的代码可以被写成下面这样。

function asyncTask(cb) {
   asyncFuncA.then(AsyncFuncB)
      .then(AsyncFuncC)
      .then(AsyncFuncD)
      .then(data => cb(null, data)
      .catch(err => cb(err));
}
1
2
3
4
5
6
7

相比较于上面的回调地狱,使用Promise可以帮助我们让代码只在纵向发展,并且提供了处理错误的回调。显然优雅了很多。不过就算Promise已经这么优秀了,可是依然存在两个每种不足的地方

  • 不够同步(代码依然会纵向延伸)
  • 不能给每一次异步操作都进行错误处理 这也就是为什么ES7中会出现async/await,号称异步编程的最后解决方案的原因了。

# async/await

async函数是Generator函数的语法糖。使用 关键字async来表示,在函数内部使用await来表示异步。相较于Generator,async函数的改进在于下面四点:

  • 内置执行器。Generator函数的执行必须依靠执行器,而async函数自带执行器,调用方式跟普通函数的调用一样
  • 更好的语义。async和await相较于*和yield更加语义化
  • 更广的适用性。co模块约定,yield命令后面只能是 Thunk 函数或 Promise对象。而async函数的await命令后面则可以是 Promise 或者 原始类型的值(Number,string,boolean,但这时等同于同步操作)
  • 返回值是 Promise。async函数返回值是 Promise 对象,比 Generator 函数返回的 Iterator 对象方便,可以直接使用then()方法进行调用 此处总结参考自:理解async/await (opens new window)

有了async/await,上面的代码可以被改写成下面这样

function async asyncTask(cb) {
  const asyncFuncARes = await asyncFuncA()
  const asyncFuncBRes = await asyncFuncB(asyncFuncARes)
  const asyncFuncCRes = await asyncFuncC(asyncFuncBRes)
}
1
2
3
4
5

同时我们可以对每一次异步操作进行错误处理

function async asyncTask(cb) {
    try {
      const asyncFuncARes = await asyncFuncA()
    } catch(error) {
      return new Error(error)
    }
    try {
      const asyncFuncBRes = await asyncFuncB(asyncFuncARes)
    } catch(error) {
      return new Error(error)
    }
    try {
      const asyncFuncCRes = await asyncFuncC(asyncFuncBRes)
    } catch(error) {
      return new Error(error)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这样一来上面Promise存在的两个每种不足的地方是不是就被优化了呢?所以说async/await是JS中异步编写的最后解决方案我个人觉得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我不知道你看上面的代码,每一次异步操作都要用try/catch进行错误处理是不是感觉不够方便不够智能呢?

# await-to-js

# 基本用法

作者是这样介绍这个库的

Async await wrapper for easy error handling without try-catch。

中文翻译过来就是

无需 try-catch 即可轻松处理错误的异步等待包装器。

这里做个简单的对比,之前我们在异步操作中处理错误的方法是这样的

function async asyncTask() {
    try {
      const asyncFuncARes = await asyncFuncA()
    } catch(error) {
      return new Error(error)
    }
    try {
      const asyncFuncBRes = await asyncFuncB(asyncFuncARes)
    } catch(error) {
      return new Error(error)
    }
    try {
      const asyncFuncCRes = await asyncFuncC(asyncFuncBRes)
    } catch(error) {
      return new Error(error)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而用了await-to-js之后,我们可以这样的处理错误

import to from './to.js';
function async asyncTask() {
   const [err, asyncFuncARes]  = await to(asyncFuncA())
   if(err) throw new (error);
   
   const [err, asyncFuncBRes]  = await tp(asyncFuncB(asyncFuncARes))
   if(err) throw new (error);
   
   const [err, asyncFuncCRes]  = await to(asyncFuncC(asyncFuncBRes)
   if(err) throw new (error);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源码分析

export function to<T, U = Error> (
  promise: Promise<T>,
  errorExt?: object
): Promise<[U, undefined] | [null, T]> {
  return promise
    .then<[null, T]>((data: T) => [null, data])
    .catch<[U, undefined]>((err: U) => {
      if (errorExt) {
        const parsedError = Object.assign({}, err, errorExt);
        return [parsedError, undefined];
      }

      return [err, undefined];
    });
}

export default t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上面这里是TS版的源码,但是考虑到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接触过TS,我着重分析一下下面这版JS版的源码。

export function to(promise, errorExt) {
    return promise
        .then((data) => [null, data])
        .catch((err) => {
        if (errorExt) {
            const parsedError = Object.assign({}, err, errorExt);
            return [parsedError, undefined];
        }
        return [err, undefined];
    });
}
export default t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这里我们先抛开errorExt这个自定义的错误文本,核心代码是这样的

export function to(promise) {
    return promise
        .then((data) => [null, data]) // 成功,返回[null,响应结果]
        .catch((err) => {
            return [err, undefined]; // 失败,返回[错误信息,undefined]
    });
}
export default to;
1
2
3
4
5
6
7
8

可以看出,其代码的逻辑用中文解释是这样的

  •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返回一个数组,数组的第一项是和错误相关的,数组的第二项是和响结果相关的

  • 成功的话数组第一项也就是错误信息为空,数组第二项也就是响应结果正常返回

  • 失败的话数组第一项也就是错误信息为错误信息,数组第二项也就是响应结果返回undefined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定,世界上没有什么黑魔法,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这里我们再来看函数to的第二个参数errorExt不难发现,这玩意其实就是拿来用户自定义错误信息的,通过Object.assign将正常返回的error和用户自定义和合并到一个对象里面供用户自己选择。

#JavaScript
上次更新: 2024/01/30, 00:35:17
Js将滚动条(scrollbar)保持在最底部的方法
JS数组改变元素位置(互换、置顶、上移、下移)

← Js将滚动条(scrollbar)保持在最底部的方法 JS数组改变元素位置(互换、置顶、上移、下移)→

最近更新
01
Gitea数据备份与还原
03-10
02
Linux 中使用 rsync 同步文件目录教程
03-10
03
Linux 使用 rsync 互相传输同步文件的简单步骤
03-08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19-2025 NoteZ,All rights reserved | 冀ICP备2021027292号-1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